
北京消防赈灾展会,北京消防赈灾展会时间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北京消防赈灾展会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北京消防赈灾展会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昌盛泰集团公司董事长薛荣跃有什么助人的事迹?
一、扶贫、济困、义务献血
1、2008年起,薛荣跃倡议和支持昌盛泰公司党支部开展了“捐助困难母亲”的爱心公益活动,这项活动连续开展了8年,已形成长效机制,每次捐助对象都达60人以上,捐助品及慰问金共约合40万元。 为海西辖区营造了温馨和谐的社会氛围。
2、2014年10月16日,在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的组织和协调下,昌盛泰集团公司董事长薛荣跃一行来到土左旗察素齐镇王齐村贫困村民家中慰问,捐款2万元,并为全村村民送医送药。 邀请天骄医院的9名专家医生携带B超和心电图等设备为村民义诊。 3、2015年5月23日,昌盛泰集团公司组织全体员工进行义务献血。6月2日,内蒙古自治区血液中心和内蒙古自治区献血办给集团公司赠送了锦旗。
清朝开设的赈灾粥厂,是如何运作的?
清朝***要求的施粥赈灾的标准是:
粥要插筷子不倒,毛巾裹着不渗。
但往往实际上操作的确是:
粥里除了有沙子石子儿之外,每个碗里的米粒的个数都能数得过来。每人喝一碗这样可以当镜子照的米汤,喝完之后一泡尿下去又饿了。只能保证人饿不死。这才是施粥赈灾的真相。
下面我们从赈灾的目的,赈灾的方式,施粥的影响这三个方面来说明一下清朝的粥厂是如何的进行运作的。
一句话其实就可以说明白:是给最基层的受灾的贫苦百姓有口饭吃,让他们不至于饿的造反。
中国的百姓是最善良的,但凡有口吃的,他们就不会走造反这条路。而灾年往往是造反的高发期。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起义,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元朝末年的红巾军起义,明朝末年的李自成起义。老百姓吃不饱饭,就一定会起义造反。
赈灾一般有三种方式:
一,国家富裕的时候,一般***取中央拨款买粮,送至灾区进行赈灾,但这种方式,有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层层***,层层克扣。最后真正落到灾民头上的粮食十不存一。
二,国家财政支出有困难的时候,一般***取就地筹集粮食(国家只拨付一小部分)。比方说让富裕人家进行捐款捐粮,《雍正王朝》中就有这样一个描写,黄河发大水,国库空虚,胤禛和胤祥逼迫当地盐商捐款买粮。这种方式见效快,国家损失少,但不可常用。
开设粥厂,施粥给灾民以达到救济百姓的目的,是清朝遭遇荒年赈济灾民的一种形式。咱今天要讲的是,清朝开设粥厂,施粥给饥民。
一般情况下,粥厂是官府开设的比较多,也有是官府和乡绅合办,还有的就是个人独资,这类人可能就是一些富有善心的富贵人家,不过通常比较少,毕竟个人力量是有限的,倘若粥厂开设的不好,比如发生分配不均等问题,饥民的心理就会产生不平衡,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开设粥厂的乡绅便会遭到别人的埋怨。所以个人开设粥厂,也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那么粥厂所施的粥,并不像今天的粥花样繁多,那时候所施的粥就是稀饭而已,白粥而已,倘若条件好一点,就是可能给饥民加点萝卜干之类的菜脯罢了。
一旦遇到大的灾情,需要救济的灾民肯定是非常多的,不能只设一个粥厂,一般而言,多设立几家粥厂,可以方便饥民领粥,江苏常熟人蒋伊曾言:“务令县各为赈,而不可聚之于一郡,络为赈,而不可聚之于一城,人各为赈,而不可委之于吏。”
凡事都具有两面性,粥厂的开设也不例外。若是有的饥民,离粥厂确实远,也只好忍着腹中饥饿,奔波于路途,可能还没到达粥厂就已经劳累至极,虚弱至极,猝死在路途中了。而开设粥厂,必须要用到许多的差役,那么雇佣这些差役,又要花费大量的钱财,所需要的费用也是比较高的。饥民聚集在粥厂,人多容易发生社会治安的紊乱。开设粥厂,也让那些贪官污吏有了***灾荒财的机会。极贫户不给钱,没钱给官吏,便不让上赈灾的名单,粥厂里的粥,把好米给挑走,留下次品,往粥里掺杂泥土和树枝。这些贪官污吏是多么的令人愤怒!
灾荒之年,开设粥厂,虽说是临时性的救济方法,但是可以立即解决一些百姓无处做饭无米可煮的饥饿问题,可以暂时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极度贫困的人家,没钱没粮,也没柴火,开设粥厂施粥是最简单的解决方法了。虽然它的作用很小,但又是必不可少的,就像人体的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一样,开设粥厂对赈灾的效果总体来看还是挺好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北京消防赈灾展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北京消防赈灾展会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vineyard-group.com/post/56573.html发布于 2024-09-04